旗袍 • Yigie

旗袍的满语是“yigie” [ˈjiːɡi],读音与汉语的“几格”有点类似。

旗袍本是满族的一种典型的服饰,后为汉族所接受并广为流行。它的式样和结构不很复杂,一般是圆领、大襟、窄袖、两面开衩,有扣襻。衣料多用绸缎,且在衣襟、领口、袖边等处镶嵌上几道花绦或彩牙儿 等宽形花边。清朝中后期,出现了不开衩的旗袍,并且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,收紧腰身。袖口也由窄变肥,镶嵌改为窄形栏杆。

20世纪30年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,旗袍变化主要集中在领子、袖子及身长三方面,袖子由长变短,由腕部缩至肘间,最后缩至肩部,成为无袖旗袍,领高变低,曲线越来越突出,身量缩至足踝与膝盖之间,最短时在膝盖以上。旗袍成了妇女在社交场合所不可缺少的礼服,即使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妇女,一般也要有一两件旗袍以备外出时穿用。因旗袍很少受到制度性约束,故有“品官吏衣商人家”之说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旗袍的式样不断变化,越来越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,穿起来爽身合体、美观大方而又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美。从80年代始,旗袍又开始流行,并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在世界服饰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
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,建立后金政权,推行八旗制度,满族人均编入旗,故其所穿袍服称为“旗袍”。一般旗人所穿旗袍不没脚,作为礼服长至脚面。但贵族妇女或宫中后妃,则穿高底鞋,将脚盖住,沿用至今。旗袍式样,立领、窄袖、左衽、钉扣袢、两侧开禊,束腰。这种衣着便于上下坐骑,利于马上动作,适应骑射民族的生活习俗。左衽和束腰,不仅紧身保暖,在马上活动方便,而且使人的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表现。行猎时,可将干粮、用具装进前襟。箭袖满语为“waha”,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窄袖,在本来就比较狭窄的袖口前边,再接一个半圆袖头,一般最长为半尺,形似马蹄,又称“马踢袖”。马踢袖平日绾起,出猎时放下,覆盖手背,冬季可御寒。马踢袖分夹、皮两种,夏季用月白色缎子制成,秋冬多以水獭或海龙皮制成。男子服装以旗袍为主,式样分出行服与常服。

旗袍的式样和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。入关后,与汉族杂处,受到汉族“大领大袖”服饰的影响; 同时,窄袖长袍已不适应农田耕作,于是,箭袖一度变成了喇叭袖。后来,又由肥变瘦,几乎容不进胳臂,四开禊演变为左右开禊,甚至根本不开禊。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。但贵族仍穿代箭袖的旗袍。嘉庆、道光年间,官员在入朝时才穿箭袖袍,平时则穿宽襟大袖袍。直至30年代,爱新觉罗氏男女都穿直立式的宽襟大袖袍。男旗袍下摆至脚,无纹饰。女旗袍下摆至小腿,有绣花纹饰。

40年代后,男旗袍逐渐废弃,女旗袍由宽袖变窄袖,直统变成紧身贴腰,臀部略大,下摆回收,长至脚,变得更加爽身合体。旗袍因不同季节而穿不同质地。冬季旗袍多为兽皮,有皮、棉、绒三种之分。皮袍俗名皮袄,用兽皮为里,分细毛和粗毛两种。细毛有貂、獾、狸、青鼠等珍贵皮张,粗皮单指羊皮,有大毛、小毛之分,大毛又分麦穗和剪穗两种,小毛又叫羔羊皮。羊皮以宁夏、古北口为贵,尤以竹筒装的小羔皮为上品。棉袍以棉花为絮,绒袍以驼绒为里。袍料以真丝彩缎或细布、绸缎、罗纱制作。真丝绸缎,性能柔软、滑爽、菲薄,穿着舒适、华丽,而且纤细牢固、不易断裂。色彩是一种崇拜的象征,反映着人们的崇拜观念和心理。皇帝是天之骄子在大地上的代表,大地的颜色,是土黄色,因此皇帝之服,即用代表着地的颜色,必须是黄色的。

满族入关前,主要生活在天寒地冻的白山、黑水之间,这里四季白雪皑皑,因而,以爱新觉罗氏为主体的满族,崇尚白色,他们以白为洁,白色象征吉祥如意。所以,他们常在红色或其他颜色的旗袍上镶有白花边。此外,满族袍料还喜用天蓝、玫瑰紫、石青、浅灰、深绛等色。深绛色又被称为福色。

旗袍是爱新觉罗氏先民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。为了骑射方便,他们在外出行猎时有行袍,其式样与旗袍基本相同,惟右襟的右下角比左襟短一尺左右,不骑马时,将这一尺布用纽扣纽上,骑马时取下来,所以又称缺襟袍。自然地理气候是服饰发展的第一决定因素。高原性的气候常常白天日照强烈,温度较高,而晚间则气温骤降,寒气袭人,一日间温度变化无常。寒冷的天气,驱使人们不得不穿上保暖性能好的服装,旗袍作为爱新觉罗氏家族的传统服装,它既可抵御寒冷的风沙,又可在游牧途中做为夜间的铺盖,极为实用。随着岁月演变成今日的旗袍式样,成为当今妇女喜爱的一种流行服装,它结构简单,穿着方便,且可以衬托出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。所以,不少外国女士,也喜欢穿着这种中国旗袍,以领略东方风格之美。

清代,在温州妇女穿旗袍已开始流行。由于妇女穿旗袍线条流畅,优美大方,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因而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。最早一种长马甲式的旗袍、宽腰身直筒式。下摆和袖都较大,下摆不开衩,衣袖长24~30厘米,这种旗袍俗叫“喇叭袖”,衣边还绣有花色图样。当时穿者甚少,仅为一些富有人家妇女。辛亥革命后,在温州,妇女一部分穿旗袍,一部分仍穿大襟上衣。当时曾流行过一种上身适中,袖长过肘,袖口宽大的旗袍,人称“普及旗袍”。后来,又流行衣长仅过膝,袖口缩小,温州做的旗袍,人称正宗旗袍,样式有紧身旗袍、短打旗袍、马甲旗袍、学生旗袍等。领有高领、半高领、矮领之别;袖口有大袖口叫“喇叭袖”,小袖口叫“狭袖”。所用衣料,一般的用府绸、士林蓝(俗称“美人蓝”)、乔其纱等,高级的则用各种绸缎、丝绒等。到20世纪40年代,旗袍已成为妇女的普遍服饰,不论老少,都喜穿旗袍。

旗袍是满族及爱新觉罗家族最有特色的服装。满语为“衣介”,也就是长袍的意思。男子的旗袍是无领(也有带圆领的),捻襟、窄袖、扣绊、两面或四面开衩、束带。窄袖,也称“箭袖”,俗称“马蹄袖”,就是在窄袖口上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,形如马蹄。平时挽起,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,覆盖手背,用以御寒,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。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,都得将马蹄袖弹下,两手伏地叩见,变为一种专门礼节。开衩最初是为了上下马方便,并无贵贱之分。皇太极时,变成了区分等级的标志。皇族宗室开四衩,官吏士庶开两衩。故以开衩之袍为官服、礼服。不开衩的袍,俗称“一裹圆”。另外,还有一种便服,也是不开衩,为官吏在家时的服装和一般平民所穿的服装。

女式的旗袍基本和男子相同,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。满族男女都穿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,男旗袍下摆至踝,无纹饰。女旗袍下摆及骭(小腿),有绣花纹饰。满族的妇女往往在衣襟、领口、袖边等处,镶嵌几道花绦或彩牙儿,俗称“画道儿”或“狗牙儿”。民间常用的 “大换袖式”旗袍,其袖过手,在袖的下半截刺绣各种与袖面不同的颜色花纹,然后将其挽出来,以显其别致、典雅。

此时的旗袍,大都为直筒状,由一整块衣料剪裁而成,上下连体,穿在身上,美观大方。根据气候变化,可分为单、夹、棉、皮等几种。根据其用途,又可分为常服袍与行服袍。常服袍为平常所穿袍子,行服袍则是外出所穿的袍子,比常服袍短1/10左右,并将袍的右襟裁下1块,约1尺左右,故又称“缺襟袍”。所裁下的1块,可用纽扣扣上,长行或乘骑时解下,便于行走、骑马,因此又称为 “行袍”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,男旗袍逐渐废弃,女旗袍则不断演化,由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、流线型,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。

现代服饰工业制品。采用中式立领贴体剪裁形成紧身掐腰的传统中国女装。曾一度是中国妇女主选的礼服。设计上一般采用侧开衩,正面为斜或直开襟。衣袖有连袖和装袖两种,可以是短袖、长袖或无袖。衣长约至小腿处。使用材料范围较为广泛,可厚可薄。一般在前胸、袖口、下摆等处,采用刺绣、编花等方法加以装饰。旗袍极其适合表现女性体形的曲线美,既不失性感又颇显端庄。现多用于表示民族风格的正式场合穿着。

锡伯旗袍

锡伯族妇女的传统服装。直领右开襟,紧腰身,衣长至膝下,两侧开衩很低,或不开衩,边沿和 袖口用花边点缀。青年妇女多用色彩鲜艳的格子布等制 作。今新疆的锡伯族妇女仍喜着此袍,而东北及北京地 区的锡伯人则从清末时起就已改穿汉服。

龙旗袍

圆领、大襟,长袍及足,左右两胯开叉,窄袖,无水袖,身后无硬头长摆。缎子缝制,周身绣花,有明黄、金黄、香色等。为剧中清代后妃的礼服。皇太后、皇后穿明黄色,绣五爪金龙九团,周围五彩祥云围绕,下幅八宝立水图案。嫔妃穿金黄色,绣五爪金龙八团,无立水纹图案。年老者穿秋香色。穿此服时,须穿旗高盅鞋,梳两把头。

张爱玲的上海旗袍

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。 其跌宕起伏的生命经历,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,造就了张爱玲的独特气质。那是忧郁中带着叛逆,冷漠中含着柔情,骨性高傲但又 不失率真恬淡的心性,它令张爱玲的着装凸显出不流于世俗的特立独行。服饰在此时诉说出一种掩映在叛逆衣装下的高雅姿态。

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,张爱玲已成为颇具名气的女作家。与其脍炙人口的文章相比,她的衣着也是上海滩的热门话题。当时一家报刊曾刊登过一幅题作“钢笔与口红”的 漫画。画中的张爱玲身着古装短袄,一脸淡然。旁书一行字,道是“奇装炫人的张爱玲”。 足见其衣装留给人的印象之深。

在当时的时尚之都——上海,海派旗袍是最流行的女装。而张爱玲却全然不顾世俗评判,将旗袍穿出一种“另类”风情。她 曾随手拿起大红大绿的床单,经简单缝连 做成旗袍出门上街,而且只把旗袍高高的开衩处简单缀连,展现出对自我的高度欣赏与自信,这种勇气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 惊讶赞赏。

张爱玲的奇装异服在当时颇具轰动效应,它曾使为《传奇》一书印刷的工人们停 了工; 曾使一整条巷子中的人们争相观看; 曾使自己身后经常追满看热闹的小孩子……

对于自己的着装哲学,张爱玲说: “与民国时装的洋派相比,我更欣赏、眷恋古人着衣的那种婉妙复杂的调和。色泽的调和是中国人新从西洋学到的‘对照’与‘和谐’两 条规矩——用粗浅的看法,对照便是红与绿,和谐便是绿与绿。殊不知两种不同的绿, 其冲突倾轧也是非常显著的; 两种绿越是接近,看了越使人不安。红绿对照,有一种可 喜的刺激性。可是太直率的对照,大红大绿, 就像圣诞树似的,缺少回味。”又说:“现代 的中国人往往说从前的人不懂得配色。古人 的对照不是绝对的,而是参差的对照,譬如 说,宝蓝配苹果绿,松花色配大红色……”

这种穿衣理念装扮出张爱玲最具代表性 的两种服饰形象。余彬在《张爱玲传》中描 写道:“伊人驻足而立,两手背在身后。张爱 玲身上的服装是其‘最经典’ 的发明,即罩 在旗袍外面的古式夹袄: 一袭拟古式齐膝的 夹袄,超级的宽身大袖,水红绸子,用特别 宽的黑缎镶边,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 头——也许是如意,长袍短套,罩在旗袍外 面。张爱玲对那大袄尤其满意,我们所能见 到她的许多照片,穿的都是这种大袄。《流 言》的封面人物(实为张爱玲的又一自画像) 最引人注目的仍是这种大袄。

所收三张照片 下面将《传奇》再版前言中的一句话作了题 词: ‘有一天我们的文明,不论是升华还是 浮华,都要成为过去。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 明如镜的秋天,我应当是快乐的。’这与那件 时装的剪影恰好映出张爱玲心境的两面: 一 个有童心的好奇,于现世生活中尽情享受; 一个早熟早慧,悲天悯人,时时意识到那‘迷 惘的背景’,仿佛视见了未来的地老天荒。”

如果探究张爱玲着装的原因,可以看出 其与态度有关,与名气无关,与个性有关,与 潮流无关——她就是这样裹挟着自我,用才情维系着对服装、个性和生活的坚持。张爱 玲的着装,就像其追求超凡脱俗的爱情一 般——不问缘由,不问经历,跨越了时间与 空间,超越了阶级与信仰; 也像她的作品,让人魂魄战栗,既将生活艺术化,又满怀凄 艳哀绝;又像现在流行的概念词汇,既是“小 资”,又是“布波”,她就是这样游刃于大俗 大雅之间,活出了真我的精彩。

旗装

专用衣的一种。京剧中古代少数民族女 性所穿的服装。在满族服装的基础上加工美化 而成。除了皇后、太后、公主、诰命夫人等贵族女性在正式场合穿用的旗蟒之外,京剧舞台上 的旗装还有布旗袍、花旗袍、琵琶襟和氅衣等。 只要是非汉族的女性角色,不论何朝何代,都穿旗装,朝会时太后、公主穿旗蟒,休闲时穿旗袍。

①布旗袍。多由平民妇女穿用。立领,斜襟, 袖式介于阔袖与窄袖之间,袖长及腕,衣长及足,左右有开衩。

②花旗袍。多用于贵族妇女。式同布旗袍,用各色缎料制成,绣散碎花朵图案。

③琵 琶襟。贵族和富有人家妇女的便装,穿于旗袍之外。为背心式小坎肩(马甲),立 领,偏衩开襟,身长齐腰,有 黑色素缎和蓝色绣花面两种。

④氅衣。又名外褂。为剧中贵妇临朝所穿的礼服。 一般用藏青色宁绸制面,对 襟,大袖阔口,袖长过腕,衣长过膝,前胸与后背绣凤或 团花补子。

满族旗袍

满族妇女所穿的长袍。这种女袍从清朝建立到清末,其发展过程从长而宽大向较为窄长转变,其特点袖口平而较大,长则掩足,绣有较自由的花纹。袖端及衣襟、衣裾滚镶各色缘边。领子较低,后有加高趋势,亦有无领,仅于颈项间围以一条领巾的。

满族长袍,穿着时在其外加罩一件短仅至腰的背心(或称马甲、坎肩),背心上一般均绣花,形制分大襟、对襟、一字襟、琵琶襟等,背心所镶的缘,随时间推移越来越繁缛复杂,在交襟处,对襟下端和左右腋下,都作了如意头式的镶滚。后来镶滚的道数也越来越多,镶滚的花边纹样也各随喜爱,以致原来的衣料色彩仅露出很少部分。背心原有装领和不装领两种,领的高低也随时变易,到晚清则渐趋高领了。满族妇女头梳高大的旗髻,脚穿花盆底旗鞋,长袍下摆掩盖旗鞋,更显出妇女颀长苗条的身姿。满族妇女长袍,清以后直到近现代,演变为汉族妇女的时装之一,即风行一时的“旗袍”,在我国服装史上有较重要的地位。

旗袍裙

现代裙类名称,是取旗袍下半段,作为造型的一种女裙式样。两侧像旗袍一样开衩,裙子的腰部紧窄,臀围部位宽出,下摆又较窄,裙子造型附合人体体型,优美流畅。用料省,裁制简易,很受妇女们(特别是中老年妇女)的欢迎。

旗袍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,旗袍裙是在旗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。旗袍裙结构简单,贴体合身,表现了女性曲线的自然美,在众多的裙服中独具一格,并可变换多种式样。比如开襟有琵琶襟、如意襟、斜襟,领子有高领、低领、无领,袖子有长袖、中袖、无袖,袖口有宽袖口、紧袖口,下摆可长,可短,可收,可直、也可略放一些,开气有高开气、低开气等等。旗袍裙的用料很广,可用高贵的丝绸锦缎,也可用一般的普通面料,通常用独块衣料制成,目前也有用不同色的面料拼接而成的。加上镶嵌、滚、绣等工艺处理,年轻的少妇或中年妇女穿上给人以含畜、雅致、端庄、流畅、轻盈之感。可作为很好的社交服或便服。

旗袍裙衫

是融合旗袍和衬衫所创造的一种女式服饰。下半部吸取旗袍的长处,两边开衩,收腰较紧。线条简洁明快,上半部采取衬衫的做法,穿着松快、凉爽、舒适。既具有旗袍典雅大方的特点,又有衬衫宽松适体的长处。省料、价低、美观,适合青年妇女穿着。

东方情调旗袍装

服装作为一种文化,它其实是一种双向流动的过程,这其中既有着西学东渐,也有着东学西渐。东方人从欧洲人那里搬来了西装和茄克,而西方人则从东方学到了罗可可, 神秘的异国情调曾使西方的服装设计师们无限向往,他们以此为圭臬,制作出了许多作品,这件富有东方情调的时装就是一例。

在中国,对于旗袍以前曾有许多过高的评价,有人称这种款式是中国最富有民族精 神的服装,它可以适应任何一种的体型,身材胖的人能够穿,身材瘦的人也能够穿,身 材高的人能够穿,身材矮的人也能够穿;而且能使胖的人显得瘦削、瘦的人显得丰满、高的人显得匀称、矮的人显得修长。其实,这是一种过誉。

旗袍是满族人的一种民族服装,它起初并不是今天所见的这种形式,它最初的造型 是适应了封建礼教的要求,是一种掩蔽曲线、遮盖器官的服装,它原是一种直筒式的、僵 化的服式,并不能将人体之美显现出来。一直到了三十年代,它才遂渐演变成收腰身、半截袖、紧裹人体的形式。由于它紧裹着人体,所以实际上对于人的行动有着诸多的限制, 对于人体身材也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。

这件时装虽是美国时装师所设计制作,但是明显地受到了中国式旗袍形式的影响,但它又并非是一件正统而规范的旗袍,而是在中国式旗袍的格式上有所改进创新的时装,它 所具有的东方情调是显而易见的。

这件时装在面料的选用上别出心裁,不是一般旗袍常用的那种丝绸或锦缎,而是一种在透明的质地上提花的织物,织物上的图案呈不规则的长条状,都是纵 向的线条,这样的处理加强了人体的修长感。透明的织物后面是肉色的衬里,这样的处理很巧妙,它给人造成了一种“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”的错觉,但仍然具有极高的格调, 既精致却又不华丽。旗袍的肩参照男式的,却又具有女性的特点,宽而平而圆。这件时装上身紧窄贴身,下摆却有开衩,这样有收有放,有紧有松,很好地体现出了女性的形 体之美。而且这衩并非如一般旗袍那样开在两侧,而是开在左侧偏前的地方,它打破了均衡,使美而修长的腿部显现,不至僵板。紧而小的袖子、中式的立领,都产生了一种 和谐之美。

这件时装,其实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形式,它并没有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程式,却又具有东方的情调,它优雅、高贵、庄重、明快、简洁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美服。

中国旗袍在美国引起的轰动

文化在交流中发展,服饰文化也是如此。现代中国人的着装主要以西式服装为主,而在西方国家,中国风格的服装元素也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。如直领的应 用,旗袍式样的流行等等。其中尤以旗袍最为西方人所青睐和着迷。中国旗袍的魅力在于它既有东方神秘的底蕴,又有性感迷人的气质。只要世界的时尚界一刮中国风,旗袍 就会率先走在T形台上。

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,旗袍一出现就引起不小的轰动。这还得归功于一位百老汇的歌剧明星南希·克万。1958年10月14日,纽约的百老汇“树林”歌剧院里上演了一出歌 剧。在剧中,克万扮演中国香港一家舞厅的中国舞女。为了显示此剧的中国色彩,歌剧的服装设计师为克万量身定制一袭旗袍。当克万穿着这款曲线毕露、风情万种的旗袍出 现在舞台上时,观众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。歌剧很成功,那款旗袍也激起了观众的极大热情。

事后,对时尚一向灵敏的纽约妇女们纷纷打电话给剧院,询问旗袍是谁设计的,并打听旗袍的剪裁和缝纫方法。由于电话太多,不能一一回复。于是,剧院经理索性组织服 装设计师和克万等人专门为此拍摄了电影,向大众介绍旗袍和旗袍的缝制方法,并且广泛发行和上映,当然此举也是为了扩大南希·克万的知名度。不过,对一款来自异国的服 饰如此兴师动众,恐怕在西方服装史上也是不多见的。这样一来,女演员克万就和她的修长、具有曲线美的旗袍一起名扬美国了。